美团正在寻找出海最优解
一、传美团放弃收购Foodpanda东南亚业务
“全球化是绝对的必须,也是巨大的机会。”美团CEO王兴一直对全球化持有坚定的信念。
近几年,从到店酒旅的海外业务,到外卖、网约车等本地生活的海外投资,再到今年刚在香港扎根的外卖业务,美团一直在进行全球化的探索和布局。
王兴曾表示,“在海外业务拓展方面,公司会继续保持谨慎的态度。”同时从长期角度来看,公司会考虑在其他具有商业价值的海外市场推出餐饮外卖业务,但目前这还不是公司的业务重点。
近期,有市场传闻,美团和Grab正在和德国外卖平台Delivery Hero接触,拟收购后者在东南亚运营的外卖品牌Foodpanda。
不过很快,“墨腾创投”从不同信源处获悉,美团和Grab已经放弃购买Foodpanda
图源:墨腾创投公众号
消息称,美团方面经过仔细研究,认为Foodpanda的东南亚业务不可能盈利。
与此同时,Grab认为Foodpanda的前置仓业务的窟窿太大,而且并购对Grab带来的不管是商家还是消费者的增量有限,就不谈收购之后还要花成本和精力去整合了。
以上消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待进一步考证。
据了解, 今年9月Delivery Hero发布声明称,正在就出售公司在东南亚的部分业务进行谈判。该谈判涉及Delivery Hero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柬埔寨、缅甸以及老挝的foodpanda品牌。
Delivery Hero方面曾表示,出售东南亚地区业务,是因为该地区业务自疫情结束后一直停滞。
根据墨腾发布的《东南亚外卖平台报告2023》,2022年,由于线下堂食逐渐恢复,东南亚的外卖行业经受了强烈的逆风,全年行业GMV同比增长仅为5%(约163亿美元)。
Delivery Hero去年的年报显示,亏损达到了8.8亿美金。该公司在东南亚市场深耕多年但没有一个国家超过Grab。
该公司希望借助出售东南亚业务来推进其盈利目标的实现。但如今美团和Grab似乎都不打算接手这个烂摊子。
二、美团谨慎布局全球化
美团近几年的全球化布局非常谨慎,除了早期推出的海外住宿业务,其他的市场动作基本都围绕投资内容展开。
2018年起,美团聚焦“Food+Platform”基本盘的海外投资,还参与了印度外卖行业的核心玩家之一Swiggy的1亿美元融资项目。
2018和2019年,美团两次投资印尼网约车独角兽平台Gojek。该平台是东南亚市场领先的超级App平台,提供打车、送货(食品、包裹、杂货)、在线支付和金融服务等服务。
之后美团还参与过尼日利亚移动支付平台Opay的1.2亿美元B轮融资。该平台与Opera所支持的打车平台Oride、外卖平台Ofood连通。
从以上投资动作来看,美团在选择战略伙伴时,更偏向于战略地位与主要业务与自己相似的企业,可见美团有广泛拓宽其业务市场的野心。
今年5月22日,美团旗下全新外卖平台KeeTa在香港上线。美团外卖出海走出第一步。
截至今年9月,美团外卖KeeTa已覆盖整个九龙区,并扩展到对岸港岛,在中西区、湾仔区和东区均开通服务。
图源:KeeTa
美团方面曾表态,计划在今年年底实现KeeTa覆盖全港。
王兴此前明确表示,香港因与内地的文化、餐饮习惯相似,适合作为境外业务的首发地,为未来进军国际作准备,不过其他地区、国家暂时还没有拓展计划。
美团外卖业务是其最主要业务,香港的业务发展对今后的海外扩张尤为关键。美团将借助香港市场提升自身产品,优化餐饮外卖业务的海外运营能力。
香港的外卖业务和内地相比有一定差异性,但和大多数国际市场的情况又有些相似。从香港业务起手,有助于未来美团在国际市场复制经验。
据了解,香港外卖配送费高、配送速度慢、配送服务不佳,再加上线下餐饮分布密集,使得消费者使用外卖的意愿并不高。这也就逐渐导致行业出现了“用户不点——单量不足——成本高昂——价格昂贵——用户不点”的死循环。
与此同时,香港外卖市场已经长期被Foodpanda和Deliveroo两大巨头占据。
早在KeeTa尚未正式登陆香港时,就已经有网民于讨论区中发帖,认为香港的市场难以容纳3间外卖公司。
香港竞争事务委员会曾表示,过往市占率低于10%的平台均无法在香港市场稳占一个席位,其中也包括5年来市占率从未超过10%的Uber Eats。2021年UberEat已撤出香港市场。
大数据分析平台Measurable AI的报告显示,KeeTa在登陆香港的一个月内,拿下所在区域两成的市占率。不过这和当地主流外卖平台Foodpanda(64%)及Deliveroo(36%)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从长期发展来看,美团外卖业务在香港的发展仍要面临很大的阻力。
三、美团出海是一个长期战役
王兴认为,“国际化急也急不得,这是一个长期战役,我觉得都不是1年、2年、3年,也不是5年,我觉得是10年以上才会有大成的事情,至少得用10年的眼光去看。”
2018年是美团点评全球化探索的元年。到如今已经过去了6年,美团才刚刚拿下香港这一前哨站。
不同于短视频、电商等应用出海,本地生活业务的出海难度更大,本地市场的排斥性更高,目前这类赛道还未出现全球性的玩家。
美团要出海很难,但不出海更难。
目前美团是中国内地市场最大的外卖平台,2022年占据外卖市场约7成份额,但市场规模增长率却在逐年下降。
一方面,2022年内地外卖行业渗透率已经达到25.4%,处于成长后期;另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阿里、京东、抖音都在不断扩充本地生活服务版图。
其中,抖音对美团的冲击最大。艾媒咨询2023年4月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团与抖音有超过3亿的重合用户,这一规模占到了美团用户的81%。
抖音先后推出了“心动外卖”、团购配送、达人探店等业务,并凭借着7亿+流量,对本地生活服务进行营销扶持。这也倒逼美团加强内容化建设,发力直播等营销方式。
近期美团公布了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该季度美团实现营收764.7亿元,同比增长22.1%;实现净利润35.9亿元,同比增长195.3%,环比下滑23.4%;经调整净利润57.3亿元,同比增长62.4%。
图源:美团公告
尽管财报数据符合市场预期,但财报发布当日,美团在港股一度跌破100港元/股。
在财报电话会上,王兴表示,管理层对公司的长期增长潜力有十足信心,目前美团在二级市场的股价只反映了外卖单一业务的估值,并不符合公司的内在价值,董事会正考虑推进10亿美金的回购计划。
海外市场或将是美团增长的另一条赛道。近期拼多多市值反超阿里巴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Temu在海外市场的迅速增长。如今阿里、字节等企业都在抓紧出海,美团全球化也亟需提上日程。
只不过当下美团要实现全球化目标仍然是“任重道远”。王兴曾表示,“全球化很重要,必须做,但不是要急于求成,需要更长的耐心、更大的投入、更好的协同。”
香港是美团出海的试验田,美团需要在香港业务上探索出一套适用于海外市场的基础业务体系,为以后的扩张打好基础。
同时,针对不同市场的具体情况和行业痛点,美团还需要因地制宜培养符合当地消费模式的差异性优势。
这将是一个长期且艰难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