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身电商 莫让盗版书陷入打“地鼠怪圈”
经历了“小作文”后,董宇辉将个人抖音个人简介从“曾经是老师,现在是售货员”改为出自《论语·子罕篇》的一句话“勿意,勿必,勿固,勿我”。
当他回归东方甄选直播间时,给粉丝带去的第一个图书产品也正是《论语》。经媒体向岳麓书社证实,在董宇辉直播讲解《论语》的几分钟内,便卖光了《论语》的18000册库存,导致全网断货。
得益于互联网技术和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线上买卖图书已成为一种方便快捷的方式。但与此同时,盗版书、影印版书籍也借助互联网传播的“东风”趁势而起,严重挤压了正版图书的市场,给消费者和行业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
高额利润吸引电商贩卖盗版图书
据共研产业咨询报告,2016-2022年我国图书零售市场销售网络渠道快速增长,尤其是在疫情后占比迅速提升至80%左右水平,承载了核心增量。2022年我国图书零售线上渠道码洋为738亿元,在图书零售市场中占比为84.7%。
借助于电商平台,一些受用户欢迎的图书销量暴涨,部分“冷门”书籍也因此迎来新生。与此同时,电商平台上的店铺良莠不齐,影印书、复印书等盗版书也侵蚀着市场。在近年来,多地警方侦破的制售盗版书籍案中,盗版书店铺每年能卖出几十万甚至数百万册书籍,年销售金额达到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
不久前,消费者丁萧(化名)在某宝上购买了一本《重说近代史》,店铺打着“全新正版”的旗号,却在跟用户介绍书籍为“高清精刷、全新塑封”。
收到书籍后,丁萧察觉这本书用的是原书的刊号,且封底没有二维码,他认为这是盗版书籍。“高清精刷即为影印版,首先这种书还没贵重到要出影印版的程度,其次如果是有授权的影印版,得有新的刊号。”
此外,丁萧还表示,自己在电商平台上还买到过复印的书籍。从丁萧提供的图片来看,该书籍内页上黑边明显,字迹相对模糊。丁萧找到客服质问是否为复印版时,客服回复:“抱歉,优惠6元可以吗?”
消费者周甜(化名)在某多平台上也遭遇到高清印刷版书籍的事件。当被问及某本书籍是否为正版时,店铺客服回应称“新书、高清印刷版”。当周甜问“就不是正版,但是内容一样是吗?”店铺客服回复:“理解到位”。
需要留意的是,周甜在某东平台上购买了同样的两本书籍,均为正版,但其销售方式却与其他平台有所不同。当被问及是否为正版时,两家店铺都回应为正版,但也表明“书籍在库房,对于书籍的具体情况,下单之后仓库会去找书,然后电话联系您讲解书籍情况。”在此后,两家店铺分别打来电话,告知书籍情况为8-9成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曾指出,商家受到盗版图书贩卖高额利润吸引,心存侥幸,即使被发现后被封号,通常损失也不是很大,这就滋生了盗版图书背后的强大产业链。在这条灰色产业链中,各个环节分工合作、批量操作,运作已经十分成熟专业。
业界“苦盗版久矣”
著名作家、学者易中天曾发出过“苦盗版久矣” 的感慨。他举了个例子:2006年,他的《品三国》在梅地亚中心拍卖完版权不出一个月,署名“易中天著”的《品三国》就在市面上出现。此时,正版书还没交全稿。“假书都能造出,盗版就更是不在话下。那时的地摊上,乌泱乌泱都是。”
易中天还透露了更可笑的事:有关部门一直强调保护知识产权,他的书封底也曾印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专案保护图书·严禁盗版”字样。结果盗版书上,也赫然印着这一行字。
“靠我们自己是不行了,教读者如何识别也很困难。只能靠警方动真格。”易中天表示。
今年,易中天亲自了参加“嘉兴南湖‘12·28’特大侵犯著作权案侦破座谈会”。他表示,在库房里,他看见查扣的盗版书堆积如山,据说得用十辆13米长的货车来拉,总计72万余册,涉案金额高达1亿2千万,单单盗版的新书《曹操》就有很多种。
事实上,目前市面上盗版种类繁多,不仅是读者,连作者自身以及出版公司等也难以辨别。
以上述影印书为例,出版行业人士周正(化名)表示,影印版一般有两种解释。第一种就是盗版在用“影印版”三个字偷梁换柱。这种情况可能是购买原版版权太贵,为了节省资金私自影印,完全复制人家的书,书也用的是原书的版权,是纯粹的盗版。
第二种是有原作者或出版者授权的影印版,是正规出版物。在得到此书的影印授权后,将整本书影印过来。“影印版大多为英文书籍或者是古籍。一般的书籍没有影印的说法,除非这本书要绝版买不到了,否则有原版存在,为什么还要出影印版?”
周正解释,一般情况是除公版书以外,图书都存在版权期。即在同一个时间里,在大陆范围只存在一个版本,且拥有唯一书号。“未获取版权,影印内地图书市场正在正常发行的出版物,没有资格获得书号,就是违法盗版。”
周正进一步谈到,有版权的影印版通常涉及引进版权、编辑、排版、纸张、印刷、营销、市场等方面的费用,而盗版影印只用花纸钱、印刷,投放市场物流费,因此在价格上要便宜很多。
在周正看来,纯粹的盗版也很难识别,有时候只能通过印刷、纸张质量等方面去辨别。例如字迹是否清晰,纸张是否很薄等。“其实盗版是完全无法阻止的,出版社如果发现有自家盗版书籍,会向平台举报,平台会将其下架。”
刘晓春亦曾指出,电商平台销售图书往往是线上发布信息、线下发货,判断图书是否盗版,主要依靠商品描述、卖家声明和解释等信息,无法事先进行全面有效判断。而且,有时候商家发布的信息只是引流,交易是在其他平台进行,判断链路更长,不确定性更高。“电商平台盗版图书治理面临判断难、协作难等问题,是这一行业顽疾难以得到根治的重要原因。”
如何维权?
相比于传统盗版图书售卖,电商平台上销售盗版图书具有交易隐蔽性强,销售范围广、数量多,真假混卖、证据难以确定等问题。
“即使发现了盗版图书,想要成功维权也并不容易。”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杜颖对媒体指出,对著作权人和出版社而言,电商平台的盗版书商以个体形式大量出现,交易隐蔽性强,维权成本较高,回报却又相对较小,而且即使查封了一家店铺,另一家店铺又会在平台上出现,陷入点对点打击的“地鼠怪圈”。
销售盗版书籍是否违法?消费者又该如何维权?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法学博士李旻律师表示,如果该书籍的版权仍在法律规定的保护期内,未经权利人授权制作和销售影印版构成侵权行为。
他指出,电商店铺销售盗版书籍或禁书是违法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其他相关法规,电商平台作为销售渠道也有责任监管销售商品的合法性。如果电商店铺销售侵权商品,店铺和平台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赔偿侵权损失、承担行政处罚等。
在李旻看来,出版方或原作者可以采取多种手段来进行版权维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一、版权登记:原作者可以通过国家版权局或其授权的机构进行作品版权登记,以加强对其作品的保护。二、维权投诉:出版方或原作者可以向电商平台投诉盗版行为,要求侵权商品下架或采取其他法律措施。三、提起诉讼:如果侵权行为严重,出版方或原作者可以通过起诉侵权人的方式维护自己的版权权益。
他还表示,如果消费者购买到盗版书籍,可以采取以下行动:一、投诉和举报:消费者可以向电商平台、版权监管机构投诉盗版行为,并提供相关证据,要求平台采取相应的措施。二、退换货要求:消费者可以要求卖家退还货款或更换正版书籍,要求卖家提供合法的销售商品。三、寻求法律援助:在必要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提起诉讼,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值得留意的是,相关部门和电商平台也在持续强化治理手段,打造健康且正规的图书渠道。例如,自2005年起,我国连续17年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行动”;阿里巴巴、拼多多、抖音等电商平台与京版十五社反盗版联盟、少儿出版反盗版联盟签订图书版权保护合作协议。
杜颖认为,图书版权保护需要多方参与、协同共治。平台、政府、权利人、平台内经营者、用户、行业组织等主体都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形成打击盗版图书侵权的合力,维护健康绿色的平台图书市场生态环境,实现多方共赢。
综合自法治日报、浙江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