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消费端碳排放关键报告。
中国科学院近期发布了《2024消费端碳排放研究报告》,此研究报告由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主导,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及清华大学等机构共同完成。报告揭示了专家团队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对全球碳排放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全球碳排放管理和气候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报告详尽探讨了1990至2019年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消费端碳排放的变化趋势,并评估了国际贸易中碳转移的影响。专家强调了生产和消费两端的统筹,呼吁建立更为科学的核算体系,合理分配全球减排责任,同时提升方法论和数据质量,促进科研合作,以支持全球减排和气候治理。
通过消费端的碳核算,报告关注消费行为导致的碳排放,能全面衡量各地域或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揭示经济活动中的碳足迹,以及各类消费者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1990至2019年间,发达国家消费端排放通常超过生产端,而非经合组织的发展中国家则相反,其生产端排放持续高于消费端,差距不断扩大。
报告特别指出,中国自1990年以来,消费端碳排放一直低于生产端,且两者差距逐年增大。中国的出口贸易在减少碳强度方面表现出色,为全球提供了大量绿色低碳产品。例如,2021年,中国通过钢铁原材料和光伏产品的贸易,分别为其他地区承担了1亿吨和2.5亿吨的二氧化碳净排放。
全球减排目标的达成需要各国共同努力。专家提倡践行共同但有区别的减排承诺,加强南北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他们提出,未来应进一步强化消费端核算方法研究,扩大产品范围,构建涵盖上下两方面的全维度碳核算技术体系,以获取更深入、精准和全面的碳排放数据。
报告详尽探讨了1990至2019年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消费端碳排放的变化趋势,并评估了国际贸易中碳转移的影响。专家强调了生产和消费两端的统筹,呼吁建立更为科学的核算体系,合理分配全球减排责任,同时提升方法论和数据质量,促进科研合作,以支持全球减排和气候治理。
通过消费端的碳核算,报告关注消费行为导致的碳排放,能全面衡量各地域或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揭示经济活动中的碳足迹,以及各类消费者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1990至2019年间,发达国家消费端排放通常超过生产端,而非经合组织的发展中国家则相反,其生产端排放持续高于消费端,差距不断扩大。
报告特别指出,中国自1990年以来,消费端碳排放一直低于生产端,且两者差距逐年增大。中国的出口贸易在减少碳强度方面表现出色,为全球提供了大量绿色低碳产品。例如,2021年,中国通过钢铁原材料和光伏产品的贸易,分别为其他地区承担了1亿吨和2.5亿吨的二氧化碳净排放。
全球减排目标的达成需要各国共同努力。专家提倡践行共同但有区别的减排承诺,加强南北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他们提出,未来应进一步强化消费端核算方法研究,扩大产品范围,构建涵盖上下两方面的全维度碳核算技术体系,以获取更深入、精准和全面的碳排放数据。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