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再签大订单,大金重工已“征服”欧洲 | 见智研究

 小尚

本周大金重工海外业务迎来两个利好,一是德国订单金额上调,二是欧洲海风潜在新增订单超13亿。

接连拿下海外订单的大金重工,目前已成为欧洲风电市场核心供应商,海外订单在手数量位居欧洲市场第一,远远领先同行。

如此大举进军欧洲市场,能否撑起大金重工的未来业绩?

再签巨额海外订单,大金重工深受欧洲市场认可

近日大金重工海外业务利好频出。12月20日,大金重工发布公告,宣布与某欧洲能源开发企业签署了《海上风电单桩基础产能保留协议》,全资子公司蓬莱大金海洋重工有限公司将为欧洲北海地区某海上风电项目提供单桩产品,合同总金额超过 13 亿元人民币,占公司 2022 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 25%。该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欧洲北海地区,蓬莱大金将于2025年开始为其陆续建造和交付单桩产品。

除此之外,周一大金重工此前还公布另一项协议。12月18日大金重工官宣,于2023年5月与某欧洲能源开发企业签署了《海上风电单桩基础优选供应商协议》,供应德国北海地区某海上风电群项目,合同金额约5.47亿欧元。根据项目推进情况,合同金额将在上述协议基础上扩容,合同总金额由约5.47亿欧元上调为约6.26亿欧元,占公司2022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比例约为95%,按欧元兑人民币7.75汇率计算,上调后的合同总金额折合人民币约48.48亿元,订单金额扩容14.4%。大金重工预计将于2024年开始陆续建造和交付上述单桩产品。

项目分A和B阶段供应,合计105根单桩及附属结构,预计单根重1600吨,合计约16.8万吨,假设单吨净利润2500元/吨,预计将贡献4.2亿元净利润。

大金重工明后年海外业务贡献的利润将持续扩大。也证明了大金重工已获得欧洲主流海风业主认可,跻身世界一流风电海工装备供应商行列。

大金重工出海进入加速期

大金重工作为早期开拓海外市场的风电零部件企业,采取了“两海战略”,即同步推进海外和海上业务。该公司在海外业务方面相比其他企业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

2019年,大金重工首次进军欧洲市场,当年出口业务实现了7.79亿元的营收,占总营收的46.17%。然而,自2020年起,受疫情影响导致运输成本增加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2020至2022年出口业务占总营收的比例明显下降,降至16-18%。

在这段时间内,大金重工的海外营收从2019年的7.79亿元变化至2020-2022年的6.04亿元、7.4亿元和8.38亿元。同时,国内业务也实现了显著增长,2019年的营收为9.08亿元,而2020至2022年分别攀升至27.21亿元、36.92亿元和42.68亿元。

尽管疫情等因素导致2020至2022年海外业务拓展放缓,但公司海外业务实际上并未出现后退。其总营收规模没有明显下降,海外业务占比下滑主要是因为同期国内风电抢装潮引发的业务规模快速增长,导致海外业务在总体营收中的份额被挤压。

(见智研究制图)

(见智研究制图)

2023年,公司业务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战略层面对出海更重视。 2023H1,公司海外营收规模达到9.11亿元,仅半年营收就高于2022年海外营收全年规模,海外业务占比迅速攀升至44.18%。

再看2023前三季度总体业绩表现,Q1-Q3营收33.33亿元,同比下降10%,但归母净利润4.08亿元,同比增长24.2%,且毛利率达到24.2%,达到近三年最高值。

主要因为业务结构发生了变化,高毛利主要来源于海外海工,前三季度大金重工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1.5%,出口海工同比增长5578.23%,呈现爆发式增长。可以说大金重工与其他塔筒企业的差异在于,大金对出海业务最为看重。

(大金重工前三季度营收)

(大金重工前三季度毛利率)

在2023年下半年,大金重工的海外业务明显加速。10月28日,公司宣布将以自有资金向其欧洲全资子公司增资最多3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319万元),此举将使欧洲子公司的注册资本增至375万欧元。这表明大金重工正致力于进一步推进欧洲市场的本土化,应对当地风电企业日益强调产业链本土化的趋势,降低未来在海外市场的压力和风险。

11月22日,公司宣布成功交付了为英国860MW Moray West海上风电场项目制造的48根超大型单桩,这是全球最大规格单桩产品,全部由大金重工蓬莱基地生产。这一成就不仅展示了公司的生产能力,也为在欧洲市场赢得更多订单和增强话语权铺平了道路。因此,公司最近再次签下海外大订单并不意外。

总的来说,2023年对大金重工而言是一个关键的变革年,特别是在疫情后对海外市场的加速开拓。公司不仅将业务重心更加明确地聚焦在海外市场,还成功交付了大批欧洲风电产品并获得了大量订单,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未来几年随着订单的持续交付,大金重工的利润有望进一步提升。

走出去,风电企业改善盈利的关键

随着国内风电市场竞争加剧,大金重工等风电企业纷纷转向海外市场寻求新的增长点。今年虽有国内风电市场的多重利好,尤其是在广东、江苏等海风大省限制因素逐步解除,预示着四季度可能成为风电的转折点。

然而,前三季度风电业绩并未达到预期,特别是在整机制造环节,价格战导致陆风单价接近1000元/kw,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下降。陆风和近海风电资源的饱和,使得国内市场的增长空间有限,推动企业向深远海领域和国际市场拓展。

例如,东方电缆、中天科技等海缆领头企业在海外市场也取得显著进展。东方电缆获得的Baltica 2海上风电项目和Inch Cape海上风电项目订单,以及中天科技在丹麦和德国海上风电项目的成功,都证明了中国企业在欧洲高端市场的竞争力。

然而,国际市场拓展并非易事。除了面临欧洲等地区的本土化保护政策,还有人力成本、税收、市场渠道开拓等多方面的挑战,以及产品质量和品牌信誉需要时间来验证和建立。

总的来说,鉴于国内市场的竞争和资源限制,出海成为风电企业一个明智的选择。无论是向欧洲还是东南亚市场扩张,将现有产能转移至外部市场,尤其是利润率更高的欧洲市场,都是提升盈利能力的有效策略。大金重工的案例表明,谁能够率先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谁就可能赢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本文标签:
OpenAI劲敌Anthropic洽谈新募资7.5亿美元,估值184亿美元
年内第三轮“存款降息”,这一次不一样?LPR会降吗?